作家冯唐曾说“成功没有捷径,但需要一些好习惯。”确实,良好的习惯、敢于抓住际遇的勇气,都是比天赋更为重要的东西!对于习惯的培养,尤其是阅读习惯的培养,年幼的孩子们就像一张白纸,如果能在家长的引导下养成好习惯,这张白纸上就会慢慢展现出美妙的图画。
对于阅读习惯的培养,有着十余年教育教学研究的“清大学习吧创造力阅读”最有发言权——对孩子阅读习惯的培养不仅要越早越好,还要针对不同的年龄段,设定不同的培养方式。
尽早是多早?孩子三个月的时候!三个月的婴儿开始能趴着,练习抬头,偶尔伸出小手触摸前面的玩具,这时候他的玩具中就可以包括图案很大、色彩鲜明的绘本书了。“看,这是摇铃,这是宝宝的小镜子,这是书,看看,能翻哦。”大人拿给孩子看,边说边翻,孩子会慢慢认识他的布“玩具”。别以为婴儿什么也不懂,这样没意义,即便是刚出生的小婴儿,也是很有智慧的,只是我们大人不懂而已。
等到孩子能坐起来时,他会拿着书啃咬,偶尔还会翻页。这时候家长们就可以加上一些彩色的识物卡片,也可以拿一些大画幅的画书给孩子翻一翻。如果这时书被孩子撕破了,也不要紧张,不要抢夺,不然会破坏了孩子最初的阅读兴趣 。
孩子从几个月开始,便会对一些可“读”之物有接触了,等到了八、九个月的时候,孩子长成能滚、能爬、满屋子好奇探索的活跃大婴儿时,你就会发现,他开始能偶尔拿起他的画书,像模像样地翻看了。让小婴儿随时能拿到书,对于日后孩子和书建立起亲近感非常重要。
到孩子一岁,开始走路、说话,他会偶尔专注地拿着他的书“阅读”一会儿,孩子越大,他“阅读”的时间会变长,再辅以大人的帮助、讲解,他会发现,原来书也是好“玩具”呢!
之后的两到三岁,家长可以逐渐增加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可以接触到的适龄童书,孩子慢慢就会把“看书”当成自己生活的一部分了。
等到了上学的年龄,很多孩子读的书就被称之为“课外书”了。但创造力阅读的老师并不建议家长这样说!因为这样一来言语间就隐含了“课内书”重要,“课外书”不那么重要; “课内”优先、“课外”靠后的意味了。
所以我们强调阅读,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,就只说让孩子读书,而不是读“课外书”!从现在开始,把“课外书”三个字,从家庭语汇中清除出去,也从爸爸妈妈的教育理念中清除出去。告诉孩子:“书让我们的生活更丰富,让我们知道更多自己没有亲身体验过的事物,让我们更好地了解这个世界,让我们……”就让孩子潜移默化地理解阅读的美好吧!(未完待续)